"龙芯"产销权转让外企
来源:集团总办 发布时间:2007年03月29日
去年底就已经显现端倪的龙芯2E处理器产销权转让给意法半导体一事终于尘埃落定。昨(28)日下午,意法半导体公司与中科院计算所联合在京宣布,意法半导体获得龙芯2E处理器在全球市场的五年制造销售权,中科院计算所则获得了开发处理器过程中MIPS架构的许可使用权。
意法半导体包销1000万颗芯片
在28日下午的龙芯处理器技术合作签约仪式上,中科院现场展示了中科龙梦科技公司率先推出的龙芯应用产品,包括福珑迷你电脑、脉珑网络计算机、龙芯笔记本以及龙芯互动电视演示系统等。
这样的情景今后在国际市场上将由意法半导体公司负责实施。
根据双方协议,意法半导体在取得中科院计算所开发的龙芯2E处理器在全球市场五年的生产和销售权的同时,承诺包销至少1000万颗芯片。据去年底北京市工业促进局的一份材料透露的数字,龙芯5年产销权的转让费为3000万元,每颗芯片另外还付给中方2美元左右的权利金分成。
长期关注芯片行业的专家,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高级顾问杨学明认为,芯片行业国际上比较通行的做法是入门费比较低,而分成比较高。“3000万元买的不是全部转让权,而是入门费,先给我3000万,销售产品给我提成。转让费一般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入门费,不管你生产多少,我只要把技术给你,就给我这部分。另一部分是产品提成的办法,生产越多提成越多。龙芯入门费要得比较低,说明对市场充满信心,今后的前景还是很好的。”杨学明认为,“龙芯生产过程需要资金很多,装备要求也比较高,在产业化过程中更需要巨大费用,光靠国家拨款不行,这次的转让及以后的分成也可以解决一部分经费问题。”
清除专利障碍走向全球市场
中科院计算所通过此次合作获得了64位MIPS架构的许可使用权。两年前,因为没有获得该使用权,开发架构十分类似的龙芯处理器险些受到国外公司的侵权起诉。
可以说龙芯获得MIPS的授权为龙芯走向世界清除了可能存在的专利障碍。今后,双方将联合开发龙芯系列处理器,同时在商业化运作方面进行合作。其中,中科院计算所负责体系结构及芯片设计,意法半导体提供制造工艺生产和销售等。
双方将联合向中国市场推广合作所涉及的产品。
实际上,在此次签约之前,中科院计算所已经与意法半导体公司合作了一段时间。意法半导体北京办事处公关部邱小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此次合作是去年中法合作年时就已经确定的协议。
“去年10月,法国总统希拉克访华时签了很多合作协议,这是其中之一”。她透露说,“之前意法半导体一直在帮龙芯2E做流片工艺,可以把其设计成为真正的芯片,一些资料的照片上已经出现了意法半导体公司的LOGO”。
龙芯产权仍归中科院所有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龙芯处理器为何要把芯片生产和销售权交给“外人”行使?
这是很多业界人士的疑问,中科院方面似乎早就有着自己的考虑。中科院计算所所长李国杰此前公开表示,龙芯处理器交给国外生产和销售,是学习联想当年在国内拿不到销售许可证后“出口转内销”的发展之路。事实上,龙芯的产权仍然归中科院所有,并没有像外界担心的那样因此丧失掉。据悉五年的协议结束后,双方还将视销售情况拟定新的合作协议。
对于双方的合作,杨学明表示:“中科院计算所寻找一个生产企业和销售渠道,是因为他们现在没有生产和销售能力。要找就找一个比较强的公司,如意法、英飞凌等,他们还可以在龙芯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利用。但不管怎样,龙芯的产权还是归自己的。”杨学明说,龙芯出让的只是基于CPU核开发的权利以及生产和销售的权利,“对方并非买断产销权,这就是说不是我们自己从此就不可以使用了。”“他们既然那么签约,销售一千万颗以上芯片对意法半导体来说问题应该不大。龙芯目前的产业化进程虽然还不尽如人意,但跟自己过去比,跟国外同行中的一般竞争对手比,应该说还是具有比较标志性的意义。此次签约说明龙芯得到了大公司的认可。龙芯以后的发展都可能走这个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