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海运业稳字当头

来源:集团总办 发布时间:2006年12月27日

前不久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2007年我国将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尽管明年中国经济的预期增长目标是多少还未确定,但是,一些经济学者认为明年的预期增长目标仍应确定为8%以上。在这样的经济环境下,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副所长汪鸣认为,我国乃至世界的航运业都将持续高位相对平稳运行,或有可能出现小幅下行的趋势。

汪鸣说:“航运业是与国民经济景气契合为密切的行业,甚至可以更为敏感地反映出经济发展的走势和方向。”回顾近些年中国经济政策导向,由于充分考虑到中国经济的市场化水平,以及跟全球经济的融合程度,自2002年开始,我国经济进入了一个新增长周期,这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的第一个增长周期,在市场化和全球化的双重作用下,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能力超过了以往。2005年,我国政府一改1998年以来的积极财政政策,开始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

汪鸣认为,2002年到2005年,我国经济在国际市场上处于一种极度迅速的市场扩张阶段,从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周期判断,当市场扩张到一定程度,就必然要进入一个平台;另一方面,我国经济绝对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心,据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达到了13%,这一数字同时说明,世界经济的发展速度明显滞缓于我国经济的发展速度,这样的不平衡也促使我国经济发展放慢脚步。在国家经济的影响下,航运业经过前些年飞速发展,未来一两年将进入平台期,在高位状态下平稳运行,2006年的航运市场情况印证了航运业的平台期已经到来。

汪鸣预测,2007年,航运市场在整体保持高位平稳运行的态势下,有可能出现相对向下波动的情况,然而这种波动与上一轮航运周期波动的大起大落相比,已经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作为与国民经济发展、特别是重化工业发展最为紧密的运输货种,干散货需求量的增长有可能继续放缓,运价也有可能走软,出现小幅下行。随着我国重化工业不断发展,铁矿石与钢材相比,其进口量将保持较高的水平。

与外贸出口紧密相关的集装箱运输市场,将在我国长时间保持以出口为导向的经济环境下,保持高位平稳运行态势。但是像前几年那样的大幅度增长现象不可能再现。

原油运输需求随着民用消耗需求的减少而有所放缓,但另一方面,工业原油需求作为我国原油运输的另一支柱,将支持原油运输市场在高位状态下平稳运行。

有一些隐忧不得不提,汪鸣认为,近几年我国码头、港口建设较快,有可能在未来航运市场走软的情况下出现一些不利局面,这种不利局面可能更甚于航运业本身带来的担忧。当然,问题也要两方面看,基础设施的基本特性之一是具备储备能力,从长期来看,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是我国大力发展航运业的好迹象。

随着三峡库区156米蓄水的完成,长江航运将翻开新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