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取胆熊”
来源:集团总办 发布时间:2004年03月16日
2004年春节,神州大地沉浸在一派欢乐祥和的气氛中。此刻,一个跨省拯救“取胆熊”的行动正悄然进行。
在天津市宝园村一养殖户家中,一头棕熊和一头黑熊遭受着人们难以想象的长期的痛苦的折磨。人们给熊穿上特制的、重达10公斤重的钢铁“马甲”,用6根皮带牢牢绑在熊的身上,在熊腹部胆囊位置开个带锁的“肉门”,下垂一收接胆汁的塑料袋,定期活取胆汁换取暴利。经过10年抽取胆汁折磨,两头熊出现严重的发炎症状,生命朝不保夕。“胆熊”的惨状让亚洲动物基金龙桥黑熊救护中心参与救护的中外工作人员不禁潸然泪下。
2004年1月30日,成都中储货运代理有限公司接到北京中储国际货代公司转来的亚洲动物基金的请求,希望能为龙桥黑熊救护中心跨省解救取胆熊行动提供运输保障。根据四川地区事业部的指示和黑熊救护中心拯救行动的安排,成都中储货运代理有限公司派出专人负责办理此事。经过反复筛选,最终确定由一辆长7.5米、宽2.4米、高2.2米的开顶箱式货车担负此次运输任务。
2004年2月11日,龙桥黑熊救护中心特意打造了两个长2米、高1.7米、宽1.2米的铁笼,准备妥运输途中必备的救护器械、药品、饲料、水果食品等。为防止体型硕大,体重超过250公斤的黑熊在途中可能出现“暴躁”情绪,需对铁笼加以固定,以保万无一失。该中心救护人员为固定铁笼进行了近两个多小时的研究,未能取得一个最佳的方案。在设计方案陷入僵局时,中储随车人员提出采用扣件方式将两个铁笼保持一定距离加以整体固定,使两个铁笼成为无法相碰撞的笼式整体,在铁笼与车厢连接处使用旧汽车轮胎衬垫,以保证铁笼稳固。这一方案当即受到中外专家的好评,并予以实施。
2月12日,带着“中国储运”标志的货车正式从成都出发前往天津,于2月16日抵津。2月21日,经过近8个小时的努力,两头“取胆熊”才正式装上运载车辆。2月22日,装着两头“胆熊”的运载车在龙桥黑熊救护中心工作人员护送下,踏上了返回四川的旅程。
三天的长途跋涉不仅是对两头“取胆熊”的考验,更是对救护人员和驾驶员耐力与毅力的一次检验。在行驶路途中,为确保两头“取胆熊”的安全,运载车即使在高速公路上行驶也只能保持在70公里时速内,尽量保持车辆平稳。无论在什么路况条件下,驾驶员时刻记着车厢内装运的是活体动物,并按照黑熊救护中心的要求,每隔2小时停车对熊进行观察和喂食一次。
2月25日上午,运载车辆终于平安抵达目的地。两头“取胆熊”将在四川省新都龙桥黑熊救护中心开始自由的新生活。在此次拯救行动中,中储员工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受到了亚洲动物基金会创办人暨行政总监罗便臣小姐、亚洲动物基金会计划总监乔博理先生的高度赞扬,他们对中储在此次跨省拯救“取胆熊”行动中表现出的严谨工作作风和优质服务给予了高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