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国际一流企业为目标全面打造体制新、机制活、实力强的新中储
来源:集团总办 发布时间:2004年01月05日
“晴风送爽展宏业,暖日蓄芳待新春”,12月28日的京城阳光明媚,中储系统2004年年会召开。总公司领导、来自中储系统的65名代表以及总部全体员工出席了会议。
这次会议是在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指导下,为全面贯彻国资条例和诚通集团工作会议而召开的。这是中储继往开来,梳理问题,总结经验,明确方向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全面总结了中储2003年令人振奋的业绩,对2004年工作进行了部署。
洪水坤总经理作题为《以国际一流企业为目标,全面打造体制新、机制活、实力强的新中储》的主题讲话。洪总指出:我们在诚通集团领导下,2003年是中储近10年来业绩最佳,效益最优,后劲最强的一年,展现了中储作为中国最有实力仓储物流企业的崭新形象。2003年,中储主营业务收入比去年增长43%,商品销售收入增幅达50%;利润总额比去年增长10%;吞吐量、加工量、配送量分别比去年增长17%、82%和23%,超额完成诚通集团下达的预算指标。
回顾2003年,在中储全体员工努力下,中储总部加速转型取得实效,总部运营水平大幅提高;经销业务跨越发展,已成为中储的重要支柱业务;质押监管业务渐成规模,授信额度突破20亿元;现货市场呈现新的生机,中储6家钢材现货市场被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评为“推进流通现代化重点联系批发市场”;南北置换两大战役拉开大幕,成效卓著;中储与国家产业结构调整良性互动,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和客户结构;整合瘦身强体,资产优化和人员结构调整工作稳步推进;业务管理逐步实现标准化,输出管理初见成效。
结合中储实际,通过对国有企业改革的新要求、经济形势及物流行业发展情况等的分析,洪总要求, 2004年中储系统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和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国资委和集团的各项工作要求,追踪我国战略布局调整和产业升级步伐,以中储系统组织体制改革为重点,以市场化运作为核心,全面调整理顺各种关系,开拓市场,扩张规模,全面提升中储影响力。
洪总指出,2004年是国企改革的关键年,是中储以国际一流企业为目标,全面打造体制新、机制活、实力强的新中储的启动年、奠基年。在新的历史和市场环境下,我们要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认真学习,清醒把握改革的方向,把全体员工的思想统一到改革发展大局和市场经济发展必然趋势的要求上来;
2、有效推进以上市为目标的体制改革,实现中储整体的股份制改造;
3、适应新体制,统一和细化预算管理;
4、大力减员,实现总体分流人员30%的目标,推进和深化三项制度改革;
5、提高行为能力,总部要突出若干条业务主线,真正成为物流运营中心和利润中心;
6、继续调整业态,建立适应供应链物流一体化的专业组织,突出中储有市场竞争力的核心业
务;
7、加强企业管理,重点是推进信息化、资产结构优化和安全管理。
2004年各项工作任务繁重,为了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全面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全面完成2004年的任务,杨清福书记对系统党务工作进行了部署。杨书记总结分析2003年系统党的工作,表扬了一批先进共产党员和优秀经营者,布置了2004年党务工作,对重点工作作了强调。1、要把深入学习、全面贯彻三个会议精神,放在党务工作首位;2、在体制创新改造中,大力加强党的组织建设;3、重视落实交流会精神,关注基层,继续抓好改革改制中的思想工作;4、以改进、调整为先导,推进党的工作创新。2004年要从经营需要出发,全方位、大力度、多渠道开展强有力的思想工作,为中储用两年时间,实现行业三甲和4%净资产收益率的目标保驾护航。
中储的经营理念是要做百年老店,而不是仅仅追求一时的辉煌,如何抓住国家提出的对国有独资企业进行多元投资主体改造等一系列的历史机遇,做大做强中储,完成时代所赋予我们的使命,姜超峰常务副总经理就利用中储股份对中储进行全面股份制改造的问题作了专题报告。姜总回顾了中储股份的发展历史,介绍中储系统为培育中储股份付出的巨大代价,指出:利用中储股份打造新中储是总公司的一贯目标,中储融入中储股份也是中储发展的必然结局。要利用中储股份加速中储系统的改造进程,争取用两年左右的时间将中储的有效资产整体融入中储股份。
周晓红总会计师介绍了2004年中储系统仓库组织结构面临重大变革后预算管理工作相应调整的具体要求。
洪水坤总经理最后指出,这次会议性质特殊,大家必须对国企改革的背景、重大改革的变化以及入世带来的形势等有着充分而清醒的认识,对中储进行股份制改造是我们的既定战略和紧迫任务。大家要脚踏实地,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发展生产力,坚持改革,勇于探索,大胆实践,排除一切障碍,为实现中储历史性跨越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