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部要转型做大事

来源:集团总办 发布时间:2003年08月05日

7月25日,在中储总公司总部1—6月份预算执行情况通报的业务协调会上,洪水坤总经理就总部加快向物流运营中心转型,增加业务收入以及转变职能,控制费用等问题提出要求。

今年总部1—6月份预算总体执行情况较好,创收比去年有所增加,费用总体控制比较到位。费用下降的重要原因是“非典”期间费用支出较少,是非正常现象。提高总部的创收能力仍然是值得我们重视的问题。今年全系统上半年盈利增幅达1000多万,改变了近几年1—5月份系统经营亏损的情况,达到了历年最好水平。这是经销差价增加获利和大力开展各项物流业务取得的。

总部目前还处于从管理为主向业务为主的转轨阶段。在这个过程中表现出一些实现数据与预定目标之间还存在着差距。现在看来,我们的总体目标已经确定,架势已经拉开,过程的快慢将取决于我们自身的努力。同是物资企业,天津物产集团几年前在行业中还处于相对落后的位置,但就在这两年多的时间里,经营情况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今年上半年经销额达到160亿,盈利达到6000万,到今年底经销额将达到360亿,明年达到500亿,后年估计将达到800亿到1000亿。他们明年的目标是赶超摩托罗拉(400亿),在天津地区经营规模达到第一。他们的经销诀窍就是银企合作。通过和银行合作,解决大企业原材料采购方面的资金短缺问题。用银行承兑的方式,把企业原材料采购的流动资金腾出来,解决一些化工厂、炼钢厂需要引进新设备及技术改造的资金困难,条件是这些企业的紧俏商品由天津物产集团销售。天津物产集团通过这种模式,从一个大客户滚动发展到三十多个大客户,规模急剧膨胀,获得了广阔的发展前景。像天津物产集团这样一个过去根深蒂固的政府机构(物资局),经过变革找到了发展经销的新方向。原来物资局的党委书记、局长、副局长,现在都在运作项目,都成了业务经理,不再是过去的那种官员,这很值得我们反思。

论资源条件我们比天津物产集团要优越。基础网络,包括与银行良好的关系等等,银行非常需要与中储这样一个拥有全国网络的企业合作。关键是我们如果不改变现有的经销模式,我们的规模就做不大。我们只有真正走出去了解一些大企业的需求,真正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才可能找准卖点。加入世贸以后,外国的大企业还没进来,国内企业又迫切需要加速发展,许多问题靠自身又难以解决,如资金短缺,作为流通企业介入市场,搞银企合作,这是最好的时机。物产集团与企业的协议一签就是五年、十年,就是要做到长期控制原材料供应,垄断优质产品的销路,越是这样,这种合作关系就越长久和稳定。天津物产在业务上是集团整体跟一些大企业合作,业务核心在集团,不怕人员跳槽把业务带走,这些都值得我们借鉴。

诚通集团提出了向现代物流转变的目标,总公司的业务部门也在积极地找寻市场,我们应该发挥中储总部立足北京的优势来做管理,不能再简单的从头学习,一单一单地做业务,重复很多仓库已做过的事。要积极寻找与银行、大企业对话的机会,了解企业的需求,向仓库提供具体的市场变化信息,从而调整仓库经营状态来适应市场,总公司要更加务实地向物流运营中心转变。要有紧迫感,逐步调整管理的环节、职能,加速转变的进程,这就要求我们真正同生产企业建立稳定的供应链关系。不管什么组织架构,都需要直接面对市场,以盈利为导向。诚通集团下一步的重点是研究国有资产监管条例下达以后,整个诚通集团的治理结构调整、整合,包括“主辅分离”如何加速等问题。我们的管理活动要与集团分清层次。该我们做的要做好,在管理职能上不能与集团重叠,做运营中心应该做的事情,有针对性地为基层企业服务。

从财务帐面来看,现在总部的费用不低。但大家的收入却不高,我们的工资水平在市场上没有竞争力,这是一个矛盾。人工费用问题实际上比较复杂,需要我们进行综合考虑。总部到底需要多少人,人员是否需要精简,要认真研究我们的用工办法存在的问题。人不在多,关键在于综合素质,能够有效地完成工作才是最重要的。现在我们管理上的交叉越来越多,联动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如财务工作要融入到业务中,业务工作也要求懂得财务管理,人力资源工作同样也要了解整个企业运营的关键环节,所以复合型的人才非常重要。我们下一步要认真梳理现有的人员结构,要使分配更加合理,从而更好地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中储的改革要加速。

中储总部今后要做好两件事。一是靠自身开发市场创收,二是为基层提供有效的管理服务。如果哪头都不沾边,我们的存在就没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