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华贸在行动!(2)

来源: 发布时间:2020年03月03日

  坚守如磐初心,致敬当代英雄

  张祥龙——责任在身  使命必达

  张祥龙是南京公司的一名普通司机,52岁的他有着超过13年的货车运输驾驶经验,2009加入华贸后,一直负责执行货物运输任务。

  在接到一批由诚通国贸从乌兹别克斯坦紧急采购的医疗防疫物资的运输任务后,张祥龙积极筹备,认真规划行驶路线,又和武汉当地的医院联系,和对接人确认详细地址,同时利用GPS信息系统告知对方可随时查看行驶路线确保物资第一时间送达。

  2月19日当天,他发现上海浦东机场存放物资仓库因疫情影响无人分拣装车物资时,又主动担任起现场搬运工的角色,只用了2个小时就完成了平时需要4个小时完成的分拣装车工作。上海到武汉一共900多公里,当晚10点,他准时出发,在确保行驶安全的前提下,一路驶向武汉。他深知这批物资对一线人员的重要性,因此每隔2小时他都要告知对方自己所处位置,让他们放心。最后在各地交管部门的配合下,顺利将物资送抵支援武汉武钢妇幼所和中部战区总医院汉口分院。

  陈保国——危难时刻  尽显担当

  南京公司的司机陈保国加入华贸刚满3年,作为优秀青年代表之一的他,只要有紧急运输任务必定冲锋在前,同事生病无法出车他必定代为执行,现场人手不够,他第一时间撸起袖子帮忙分拣装运。而这一次当得知盐城机场有一批来自日本华人华侨团体捐赠的防疫物资急需运输至武汉时,他毫不犹豫要求执行此次运输任务。

  2月19日,飞机落地盐城时间较晚,货物分拣装载完成时已是2月20日凌晨1点,陈保国一分钟也不耽误,驾车直奔武汉。可刚行驶上盐城高速便遇到大雾,高速暂时封闭。不得已陈保国只能就近在服务区停靠。为了不耽误运输任务,陈保国及时调整状态,在车上休息一晚,待雾散去,又匆匆驾驶卡车继续赶往武汉。最后顺利将这批防疫物资送达湖北慈善总会的救灾物资存放点。

  常晏——不计得失  奋勇当先

  在配合华北区关务中心申报京津一体化报关业务中,北京公司进口关务部经理常晏身先士卒,勇于担当,自1月28日至今,放弃休息,坚持每日到岗,不仅对进口货物进行申报及查验,还对很多进口防疫物资的操作亲力亲为。为降低其他员工感染病毒的风险,他总是自己往返于货站、海关大厅、查验中心等场所,与北京关务部门的其他同事做好换单、申报、提货、搬运等工作。他不计个人得失,奋勇当先,在群众中起到良好的模范带头作用,为基层员工树立了榜样,为疫情防控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并于2月18日向北京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南京公司——不辞辛劳  全力以赴

  自从疫情发生以来,国内物资一时严重短缺,大量海外援助物资蜂拥而至。从大年初一开始南京公司关务中心就采取了7*24小时的工作小组制度,三班倒的工作模式确保了物资进口不因报关而耽误一分钟。他们克服了公共交通停运、办公室没有暖气等各种不利因素从春节开始为各大防疫物资进口提供了近万次关务咨询服务,处理了来自韩国、新加坡、日本、乌兹别克斯坦、马来西亚、德国、西班牙、荷兰、土耳其、南非、澳大利亚、墨西哥等全球各地进口至中国的各类防疫物资清关物资共计61吨,价值约2410余万元。

  由于疫情爆发突然,很多清关资料的准备,报关方式都和以往常规操作不一样,许多资料都要重新准备。这些对于客户来说,也是第一次,所以,关务中心的成员们一方面要协助解答对方关于清关的各种问题,同时也要协助他们准备各种清关资料,这无疑增加了许多工作量但他们没有一个抱怨。

  当接到中国诚通集团捐赠武汉武钢妇幼所和中部战区总医院汉口分院的防疫物资清关任务后,他们只用了不到一天时间便完成了清关资料准备、系统录入、提交海关审核通过等相关工作。这是他们连续工作20多小时不辞辛劳努力换来的结果。

  厦门公司——用心服务  共同抗疫

  厦门公司综合物流部与关务中心共同发力,积极应对疫情防控期间的航班大幅削减情况,及时掌握特殊时期的海关法规、政策、业务程序,用专业、敬业的优质服务提供疫情防护物资的货运代理、进口报关报检代理、国内运输等优质服务。从2月5日至2月22日,来自越南、日本、马来西亚等国的防护用品陆续抵达厦门机场,并及时送达客户指定点,包括代理进口运输的2.82万副护目镜、5.15万个口罩以及代理进口报关报检的47.3万个一次性口罩等。

  中特物流——与疫情抗争  与时间赛跑

  疫情防控已到关键时刻,为进一步储备防控物资,中特物流作为抗疫供应链的“国家队”,积极响应号召,与疫情抗争,与时间赛跑,努力打通海外援华的战略通道,圆满完成中国华电集团防护物资的海外运输工作。

  这批物资为越南医用口罩,在疫情扩散海外初现端倪的严峻情势下,越南政府于2月初收紧了医用物资的出口审批,并于2月7日全面关闭了口罩等防护用品的海、陆、空出口渠道,同时加大对越南境内的口罩生产企业管控力度,致使华电集团的30万只口罩滞留越南境内无法驰援前线。中特物流勇挑重担,临危受命,一场“口罩的长征”正式吹响号角。

  因受越南禁运的影响,越柬边境的木牌关(口岸)已处于车车必查,人人过检的状态,海关24小时轮班值守,中特物流通过多方协调为该批物资申请了放行许可,并将物资运抵金边,在金边完善出运手续后正式将此批口罩送上归国的航班,于2月20日成功将该批物资运抵北京。

  抗击疫情  共渡难关

  疫情发生以来,中特物流宝庆企业站共有22名员工在岗坚守,舍弃了陪伴家人的时间。2019年年底,安全员张海涛家中岳母因糖尿病住院,岳父脑出血,此时,妻子已怀孕7个多月,一家老小均需要张海涛照顾。但由于疫情的影响,为保障电厂能源正常运输,保障居民正常用电,他坚守在岗,至今未能回家,只因要与其他同事一起,抗击疫情、共渡难关。

  汇聚爱心  传递温暖

  2月17日,中特物流党总支召开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专题电话会议,会议决定通过中华慈善总会株洲分会开展向抗疫一线爱心捐款的活动。活动开始后短短几天时间,就收到了来自北京、上海、越南、安哥拉等多地共210名员工的捐款45062元。

  凝心聚力  众志成城

  疫情期间,中特物流因未能复工而宅在家中的员工也没闲着,积极报名成为生活社区的义务志愿者,协助基层社区党组织的防控工作。中特党总支党员龙帅林听说公司准备复工但口罩不足一事后,马上四处寻找资源,开车百余公里为公司采购并捐赠300只口罩,同时,他还自费为附近生活困难村民采购急需生活用品送上门;中特物流员工李红飞连续多天驻守村口,积极配合村干部,对出入人员进行管控,并在这非常时期,向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中西部区域——与时间赛跑,驰援一线!

  当前,国内医疗物资紧缺,急需境外物资支援。然而,国际航班锐减、船公司停航跳港,涉及东南亚、欧洲、拉美、澳非、美线多个航线及国内港口,在此危难之际,华贸物流中西部区域第一时间启动应急机制,成立应对疫情防控工作小组,组织统筹工作,区域内各公司协同作战,积极打通国际运输通道,应对各国贸易政策,攻坚克难,全力保障物资跨境运输正常运抵。

  2月初至今,无锡公司与西安公司协助陕西省政府从欧洲进口防护服2万件,口罩7.15万个。

  宁波公司——一方有难  八方来援

  受鄞州宁波大学校友联谊会委托,宁波公司承担了校友会的一批防护物资在釜山及天津港的退运、清关工作,总经理助理项红春、报关经理韩娇自2月7日以来,全程紧盯,和韩国公司同事一起办理退运手续,和天津公司同事一起办理清关手续,当货物抵达天津港后,还专门安排员工在海关现场进行协调,最终将该批物资共计25万只口罩成功运抵宁波。

1

2